垃圾分类下的桂林:千年古城的新文明实践

垃圾分类下的桂林:千年古城的新文明实践缩略图

垃圾分类下的桂林:千年古城的新文明实践

桂林,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漓江蜿蜒,山峦叠翠,桂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桂林不仅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展现出千年古城迈向现代文明的新实践。

一、垃圾分类:从政策落地到全民参与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众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多个层面。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多项具体政策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前行。

2020年起,桂林市开始在城区范围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逐步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智能垃圾箱房、配备分类垃圾桶、更新转运车辆,并在社区设立垃圾分类指导员,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桂林还推出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系统,居民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兑换日用品或公共服务优惠,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政策推动和机制保障下,桂林的垃圾分类工作已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走向“主动践行”,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将垃圾分类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文明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宣传教育: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引导和深入的思想教育。桂林市注重从娃娃抓起,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环保意识。例如,桂林多所中小学设立了“环保小卫士”志愿团队,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服务,带动家庭共同参与。

此外,桂林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制作短视频、动画短片、公益广告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渠道进行推送,使垃圾分类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街道、社区也积极行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还将垃圾分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绿色漓江·文明家园”主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创作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剪纸、彩绘、快板等作品,既弘扬了地方文化,又增强了宣传效果,使垃圾分类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三、创新治理:科技赋能城市管理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桂林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桂林已在多个社区部署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居民通过扫码、刷卡等方式即可完成垃圾投放,并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些设备具备自动称重、满溢报警、数据上传等功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便于科学调度资源。

同时,桂林还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对垃圾产生量、分类情况、处理效率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运输环节,桂林采用专用分类收运车辆,确保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装分运,杜绝“前端分类、后端混运”的问题。而在末端处理方面,桂林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设施,如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发电项目、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等,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四、生态保护:守护漓江碧水蓝天

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有效减少垃圾总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桂林在守护漓江生态、提升空气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过去,由于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不当处理,漓江沿岸时常出现污染问题,影响了水质安全和景观质量。如今,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漓江沿线村庄和景区均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乱扔乱倒现象大幅减少,水域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桂林还结合垃圾分类,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乡村地区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难题,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未来展望:打造绿色发展的“桂林样本”

当前,桂林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垃圾分类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桂林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垃圾分类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城市治理体系。

更重要的是,桂林将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全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低碳出行、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

结语: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乎民生福祉、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在千年古城桂林,这项工作正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缩影,展现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与智慧探索。未来的桂林,必将以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面貌、更加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书写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