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满觉陇桂花:在“满陇桂雨”中制作糖桂花与桂花糕

秋季满觉陇桂花:在“满陇桂雨”中制作糖桂花与桂花糕缩略图

秋季满觉陇桂花:在“满陇桂雨”中制作糖桂花与桂花糕

每当秋意渐浓,杭州的满觉陇便迎来了一年中最迷人的时节。满觉陇,这个藏于西湖风景区南线的幽静村落,以其漫山遍野的桂花闻名遐迩。每至秋季,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次第绽放,香气扑鼻,微风拂过,桂花如雨般飘落,故有“满陇桂雨”的美誉。这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更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糖桂花与桂花糕的制作传统。

一、“满陇桂雨”的由来与文化意涵

“满陇桂雨”是杭州西湖新十景之一,位于满觉陇村一带。满觉陇原为南宋时期佛寺满觉院所在地,后逐渐发展为以种植桂花为主的村落。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极适宜桂花生长。村民世代以种植桂花为生,每到秋季,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皆是桂树,香气四溢。

“桂雨”并非真正下雨,而是指桂花盛开时节,花朵细碎如雨,随风飘落,洒满山径,形成一种诗意的视觉和嗅觉双重享受。古人有诗云:“桂子飘香远,香风送满城”,正是对这一景象的生动描绘。

二、糖桂花的制作:传统工艺的传承

在满觉陇,桂花不仅是观赏之物,更是制作美食的重要原料。其中,糖桂花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味觉记忆。

1. 选材讲究:

糖桂花的原料主要是新鲜采摘的桂花。满觉陇的桂花品种丰富,香气浓郁,是制作糖桂花的上佳之选。采摘时间多在清晨露水未干之时,此时桂花最为新鲜,香气最浓。

2. 制作流程:

糖桂花的制作过程虽然不复杂,但讲究细致与耐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筛花: 采摘回来的桂花需用细筛筛去杂质,如叶片、枝条等。 晾干: 桂花不可暴晒,需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保持花形完整。 腌制: 将晾干的桂花与白糖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陶罐或玻璃罐中密封腌制。有的家庭还会加入少许蜂蜜或白酒以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风味。 发酵: 糖桂花需在阴凉处静置数月,让桂花与糖充分融合,形成独特的甜香。

3. 食用方式:

糖桂花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用于调制饮品、制作甜点。它甜而不腻,香气扑鼻,是秋季最受欢迎的风味之一。

三、桂花糕的制作:舌尖上的秋意

如果说糖桂花是满觉陇秋天的味道,那么桂花糕便是这一味道的升华。桂花糕是一种传统的江南糕点,以糯米粉为主料,加入糖桂花等配料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是节庆与家宴中不可或缺的点心。

1. 原料准备:

制作桂花糕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粘米粉、糖桂花、白糖、水、食用油等。部分家庭还会加入红枣、核桃仁、葡萄干等果仁,增加口感层次。

2. 制作步骤:

调粉: 将糯米粉与粘米粉按比例混合,加入白糖和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形成略稠的米浆。 加入桂花: 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糖桂花,轻轻拌匀,使香气均匀分布。 铺模: 将混合好的米浆倒入模具中,可在表面点缀果仁或桂花增加美观。 蒸制: 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约30分钟,至糕体熟透不粘手为止。 冷却切块: 蒸好后稍冷却,脱模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3. 特色与口感:

桂花糕色泽洁白或微黄,质地细腻软糯,入口即化,甜香四溢。尤其是加入糖桂花后,香气更为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四、桂花文化的延伸:从饮食到生活美学

在满觉陇,桂花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象征着丰收、团圆与美好,也体现了江南人对生活的细腻追求。每年秋季,满觉陇都会举办“桂花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桂、品桂、制桂。游客不仅可以亲自采摘桂花,还可以参与糖桂花与桂花糕的制作,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此外,桂花文化还延伸至诗词、书画、香道等多个领域。古人常以桂花入诗,寄托情感;现代人则将其用于香包、香薰、茶饮等生活用品中,延续着这份秋天的诗意。

五、结语:留住秋天的味道

在满觉陇的“满陇桂雨”中,糖桂花与桂花糕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们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到秋季,走进满觉陇,闻着桂花香,尝一口糖桂花,或是咬一口软糯的桂花糕,仿佛整个秋天都化在了舌尖,也留在了心底。

如今,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传统手工艺正逐渐被遗忘。但在满觉陇,桂花的香气依旧飘荡,糖桂花与桂花糕的制作技艺仍在代代相传。这不仅是一种味觉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守护。愿我们都能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属于秋天的味道,也品味这份来自土地与时光的温柔馈赠。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