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超山梅海:在“十里香雪海”中寻访唐宋古梅
冬日的江南,寒意渐浓,但正是这一份冷冽,孕育出最为清雅脱俗的风景——梅花。而在众多赏梅胜地中,杭州临平区的超山风景区无疑是最具历史底蕴与自然美感的地方之一。这里不仅有绵延数里的梅林,更有千年唐宋古梅遗存,被誉为“十里香雪海”。每年初冬至早春时节,游客纷至沓来,在这片洁白如雪、香气四溢的梅海中,追寻历史的回响,感受自然的诗意。
一、超山梅海:一幅天然画卷
超山位于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南侧,距市区约20公里。其地势起伏,山峦叠翠,尤以梅花闻名天下。据《杭州府志》记载,超山植梅已有千年历史,早在唐宋时期便已形成规模种植。而今,整个景区内种植梅花面积达千余亩,品种多达百余种,涵盖白梅、红梅、绿梅、朱砂梅等,形成了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梅花世界。
每到冬春交替之际,漫山遍野的梅花竞相绽放,仿佛一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尤其是清晨或黄昏时分,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枝头,洁白的花瓣泛着微光,宛如雪浪翻涌,空气中弥漫着清幽淡雅的香气,令人恍若置身仙境。
二、“十里香雪海”:人间绝景
“十里香雪海”,是古人对超山梅林最诗意的描绘。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真实写照。从山脚至山顶,梅花遍布山坡、溪畔、古道两旁,连绵十余里,远远望去,如雪覆山,近观则花影婆娑,暗香浮动。
这里的梅花不同于城市公园中规中矩的布置,它们依山就势,自由生长,有的斜倚石壁,有的探入溪流,更有的藏于古寺庭院之中,展现出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尤其在风起之时,花瓣随风飘舞,落英缤纷,仿佛天地之间都被这份静谧与芬芳所包围。
漫步其间,耳边是鸟鸣与风声的合奏,鼻尖萦绕的是梅花独有的清香,眼前是层层叠叠的白色花海,心灵也随之沉静下来。这种体验,是现代都市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宁静与美好。
三、千年古梅:穿越时空的守望者
如果说“十里香雪海”是超山的灵魂,那么那些历经千年风霜依然傲然挺立的唐宋古梅,则是这片梅林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超山北坡的一处古梅园中,矗立着一棵名为“唐梅”的古老梅花树。相传此树植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左右),距今已逾1300年。虽历经战火、风雨、虫害,仍顽强生存,枝干虬曲苍劲,花开依旧繁盛。它不仅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更是中华文化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
此外,还有一株名为“宋梅”的古梅,据传为宋代文人墨客所植,至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每逢花期,它依旧吐蕊含香,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站在这些古梅前,不禁让人想起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更能体会到古人对梅花那种深沉的情感寄托。
四、梅花文化:诗意与哲思的交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着高洁、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自唐宋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梅花之下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超山作为梅花文化的重镇,历史上吸引了苏轼、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众多文学大家前来踏雪寻梅。他们在梅花下抒发情怀,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如今,超山景区内设有“中国梅文化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梅花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是了解梅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站。
此外,每年春节期间,超山都会举办“中国·超山梅花节”,活动内容包括梅花摄影展、书画创作、汉服游园、非遗展示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到梅花文化的魅力。
五、四季皆美:不止于冬季的风景
虽然超山因梅花而闻名,但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冬季旅游景点。春天,桃花、杏花、樱花次第开放;夏天,荷花满池,绿荫掩映;秋天,桂花飘香,层林尽染。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各有风情。
特别是夏季的丁山湖湿地公园,与超山相连,水网密布,芦苇摇曳,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而秋季的塘栖古镇,则是超山之旅的绝佳延伸。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以其独特的运河文化和江南民居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在这里,你可以乘船穿行于古桥之间,品尝地道的杭帮美食,感受一份慢节奏的生活情趣。
六、结语:在梅花中寻找生活的诗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而超山的梅花,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张扬,却自有力量;不喧哗,却动人心魄。
当你走进“十里香雪海”,不只是在欣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共鸣。在这片洁白的世界中,你会重新发现生活的诗意,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既能赏景又能修身养性的地方,不妨在这个冬天,踏上前往超山的旅程。在那里,你将遇见最美的梅花,也将遇见内心深处那个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杭州府志》 《中国梅花文化史》 超山风景名胜区官网资料 历代咏梅诗词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