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终极测评:南翔vs莱莱哪个更正宗?

小笼包终极测评:南翔vs莱莱哪个更正宗?缩略图

小笼包终极测评:南翔 vs 莱莱,哪个更正宗?

提到上海的传统美食,小笼包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道拥有百年历史的经典点心,小笼包以其皮薄馅多、汤汁浓郁而闻名遐迩。在众多品牌中,“南翔小笼”和“莱莱小笼”是两个备受争议的名字。两者都声称自己才是最正宗的小笼包传承者,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测评,从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口感体验等多个维度剖析这两家小笼包的优劣。

一、历史渊源:南翔与莱莱的恩怨情仇

南翔小笼的历史

南翔小笼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1870年左右),由当时南翔镇一家名为“日华轩”的茶馆首创。据传,店主黄明贤为了吸引顾客,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改良出了一种小巧玲珑、带汤汁的小笼馒头,这便是小笼包的雏形。后来,这种美味逐渐传播开来,并成为南翔镇的一大特色。如今,南翔小笼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品牌,其分店遍布各地。

莱莱小笼的故事

莱莱小笼则是一个稍显神秘的存在。它的创始人李伯荣曾在南翔镇学习过小笼包技艺,之后将技术带回了上海城区,并开设了自己的店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莱莱小笼迅速走红,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正宗小笼包”的代名词。然而,南翔方面对此并不认同,认为莱莱只是模仿者而非原创者。

两者的争论焦点在于:南翔坚持自己是小笼包的发源地,而莱莱则强调自己对小笼包进行了改良,使其更适合城市消费者的口味。那么,到底谁更有资格称为“正宗”?

二、制作工艺:细节决定成败

小笼包的制作工艺复杂且讲究,从选材到蒸制,每一步都影响着最终的味道。我们通过对比两家的工艺流程,试图找到答案。

面皮

小笼包的面皮要求极薄却富有弹性,这需要高超的擀面技巧。南翔小笼以手工擀制为主,面团经过反复揉搓后变得筋道柔韧,蒸熟后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而莱莱小笼则采用机器辅助擀制,虽然效率更高,但在质感上略逊一筹。不过,莱莱的小笼包皮更加均匀,适合大批量生产。

馅料

馅料是小笼包的灵魂,主要由猪肉、皮冻和调料组成。南翔小笼选用的是新鲜猪腿肉,肥瘦比例恰到好处,搭配自制皮冻,使得汤汁鲜美而不油腻。而莱莱小笼则倾向于使用绞碎的五花肉,脂肪含量稍高,因此口感更为浓郁。此外,莱莱还加入了些许姜末提香,赋予了馅料独特的风味。

蒸制

蒸制环节决定了小笼包的形状和口感。南翔小笼坚持传统的竹笼蒸制,蒸汽分布均匀,能让包子充分受热,同时保留原有的香气。相比之下,莱莱小笼大多使用金属蒸笼,虽然方便快捷,但可能会损失部分原汁原味。

三、口感体验:舌尖上的较量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邀请了十位资深食客进行盲测,分别品尝南翔和莱莱的小笼包,并对以下几个方面打分:外观、皮质、馅料、汤汁和整体感受。

外观

南翔小笼的褶皱精致,大小一致,摆盘美观,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莱莱小笼虽然也做得不错,但由于机械化操作,个别包子的封口不够紧密,稍微扣了一些分数。

皮质

南翔小笼的皮质细腻柔软,咬下去有一种Q弹的触感,令人印象深刻。而莱莱小笼的皮稍厚一些,虽然同样有嚼劲,但缺乏那种轻盈的层次感。

馅料

在馅料方面,莱莱小笼凭借浓郁的油脂香味赢得了不少好感,尤其受到偏爱重口味的人群喜爱。而南翔小笼则以清淡鲜美的风格取胜,更适合追求本真滋味的消费者。

汤汁

汤汁是小笼包的核心魅力所在。南翔小笼的汤汁清澈透亮,入口即化,带有浓郁的肉香和淡淡的鲜甜味。而莱莱小笼的汤汁则更浓稠一些,咸度稍高,更能刺激食欲。

整体感受

综合来看,南翔小笼以优雅精致著称,注重食材本身的品质和原味;而莱莱小笼则偏向于迎合大众口味,味道更浓郁、更接地气。

四、价格与服务:性价比如何?

除了产品本身,价格和服务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南翔小笼的价格相对较高,一份通常在30-50元之间,定位偏向高端市场。而莱莱小笼的价格较为亲民,每份只需20元左右,吸引了更多普通消费者。至于服务,南翔小笼的环境更加整洁优雅,服务员态度热情周到;莱莱小笼则更像是一家街边小店,简单实用但缺乏仪式感。

五、结论:谁更正宗?

回到最初的问题——南翔和莱莱,哪个更正宗?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南翔小笼无疑是小笼包的鼻祖;但从实际消费体验来说,莱莱小笼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喜欢传统风味的人来说,南翔小笼可能更符合期待;而对于追求实惠和浓郁口感的朋友,莱莱小笼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这场“南翔 vs 莱莱”的较量不仅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之间关系的探讨。无论是哪一方胜出,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来自上海的独特美味,并为它继续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不妨亲自去尝一尝吧!毕竟,最好的评判标准永远在你的舌尖上。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