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花鼓灯教学:用欢快节奏感受土家劳动美学

建始花鼓灯教学:用欢快节奏感受土家劳动美学缩略图

建始花鼓灯教学:用欢快节奏感受土家劳动美学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土家族的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著称。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流传着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鼓灯”。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劳动智慧的传承。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建始花鼓灯”走进校园、走向大众,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将围绕“建始花鼓灯”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土家劳动美学的独特魅力。

一、建始花鼓灯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花鼓灯”是流行于鄂西地区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集歌、舞、乐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表演形式通常由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舞者手持扇子、手帕或灯笼,配合鼓点起舞,动作刚柔并济、节奏明快,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在建始地区,花鼓灯不仅是节庆活动中的重要节目,更是土家人日常生活中表达喜悦、庆祝丰收、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它的节奏多变、动作丰富,既有表现农耕劳作的动作模仿,也有展现生活情趣的即兴表演,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劳动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鼓灯的歌词内容广泛,涵盖历史故事、爱情传说、劳动场景等多个方面,语言质朴生动,富有乡土气息。这些歌词往往以叙事为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延续,成为记录土家族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

二、花鼓灯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将“建始花鼓灯”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学习花鼓灯,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1.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花鼓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价值。通过教学将其传承下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

2.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花鼓灯教学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历史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跨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锻炼节奏感和肢体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参与集体表演,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感受劳动美学的魅力

花鼓灯的许多动作来源于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劳动场景,如插秧、打谷、挑担等。通过模仿这些劳动动作,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劳动之美,理解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这种从实践中提炼出的艺术形式,正是劳动美学最生动的体现。

三、建始花鼓灯教学的具体实践

为了更好地开展花鼓灯教学,各地学校和教育机构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体系。

1. 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小学阶段可侧重于兴趣培养和基本动作模仿;初中阶段则可以加强节奏训练与团队协作;高中阶段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与改编,提升艺术表现力。

2.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节奏训练:通过敲击鼓点、模拟打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花鼓灯的基本节奏型。 舞蹈动作教学:结合视频示范、教师演示等方式,教授典型动作,如“扭腰摆臂”、“转圈甩帕”、“跳跃翻腾”等。 歌词学习与演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花鼓灯唱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并尝试演唱。 文化背景讲解:介绍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地域分布、民俗功能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知。 3. 教学方法创新

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节日庆典、劳动场景等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氛围中体验花鼓灯的魅力。 游戏化教学:通过节奏游戏、动作竞赛等形式,寓教于乐,提升课堂活跃度。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练习、编排小节目,培养团队精神与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四、案例分享:建始某中学花鼓灯课程实践

以建始县某中学为例,该校自2018年起开设“花鼓灯进校园”课程,聘请本地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教学活动。课程设置为每周两课时,分为理论讲解、节奏训练、动作教学、集体排练四个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花鼓灯舞步和鼓点节奏,还参与了校内大型文艺汇演的编排演出。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纷纷表示:“原来劳动也能这么美!”“以前觉得跳舞很难,没想到自己也能跳得这么开心。”

此外,学校还将花鼓灯元素融入美术、语文等其他课程中,如组织学生绘制花鼓灯人物形象、编写花鼓灯主题作文等,实现了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让传统艺术焕发现代生机

“建始花鼓灯”作为一种植根于土地、源于生活的民族艺术形式,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劳动、生活与美的独特理解。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我们不仅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更能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与翩翩舞姿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生活的美好。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加入到花鼓灯的传承与推广中来,让这一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正如那句古老的土家谚语所说:“鼓响人动,灯亮心开。”让我们一起,在花鼓灯的节奏中,跳动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与青春活力!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