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环保行动:参与海龟放流的志愿者日记

威海海洋环保行动:参与海龟放流的志愿者日记缩略图

威海海洋环保行动:参与海龟放流的志愿者日记

清晨五点,天边刚刚泛起微光,我便被闹钟唤醒。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志愿活动日——前往山东威海,参与由当地海洋保护组织发起的“海龟放流”公益活动。作为一名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大学生,能亲身参与到这样的环保行动中,我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

从济南出发,乘坐早班动车,大约两个小时后抵达了目的地——威海市环翠区的一个滨海小镇。这里靠近黄海,空气清新,海水清澈,是许多海洋生物栖息的理想环境。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将一批经过救助和康复的小海龟重新放归大海。

一、了解背景:为何要进行海龟放流?

到达活动现场后,工作人员首先为我们这些新来的志愿者们进行了简短的培训。原来,这次放流的海龟大多是在沿海地区被渔民误捕或因海洋垃圾缠绕受伤后被送至救助中心的。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和喂养,它们已经恢复健康,具备了重返海洋的能力。

“海龟是海洋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帮助控制水母数量、促进珊瑚礁健康。”一位名叫李老师的海洋生物专家告诉我们,“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过度捕捞、塑料污染和栖息地破坏,全球范围内的海龟种群正面临严重威胁。”

听到这些,我更加明白了此次活动的意义。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放生,而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守护。

二、亲身体验:准备与放流全过程

上午九点,我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海边的一处临时救助站。几十只小海龟安静地待在透明的养殖箱中,它们体型不大,有的甚至只有巴掌大小,但眼神中透着灵动与生机。

我们的任务包括:检查每只海龟的状态、记录编号信息、协助搬运到指定放流区域,并最终亲手将它们放入海水中。

我负责的是编号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每只海龟都有一个专属编号,并配有GPS追踪器,便于后续科研人员监测其迁徙路径和生存状况。虽然这是一项看似枯燥的工作,但我深知每一组数据都可能为未来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轮到放流时,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加快。我小心翼翼地抱起一只小海龟,它在我掌心轻轻挣扎,仿佛也在期待自由的到来。走到浅水区,我缓缓蹲下身,将它放在水中。起初它有些迟疑,但很快便摆动四肢,朝着深海游去。那一刻,我仿佛也随着它一起回归了自然。

三、环保教育:让更多人加入守护行列

除了放流活动,当天下午还有一场面向公众的海洋环保讲座。作为志愿者代表之一,我也有幸参与了讲解环节。我们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以及现场互动的方式,向市民和游客普及海洋生态保护知识,特别是关于减少塑料使用、垃圾分类和拒绝非法海鲜消费等内容。

令我惊喜的是,现场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与,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还积极提问。一位小女孩问我:“姐姐,如果我们不保护海龟,它们会不会消失啊?”我蹲下来认真回答她:“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它们就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多。”

这句话不仅是对她讲的,也是对我自己的提醒: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反思与展望:环保之路任重道远

一天的志愿活动结束了,我的手心还有海水残留的咸味,脚下的沙滩也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望着远处浩瀚的大海,心中充满感动与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粒尘埃,但正是无数个“我们”,构成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每一次小小的环保行为,都可能成为拯救一个物种、一片海洋的关键。

回程的路上,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愿我们都能成为海洋的温柔守护者,让蓝色星球永远蔚蓝。”

结语:

此次威海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环保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海龟放流不仅是一次志愿活动,更是一种生命的连接,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回馈。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来,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蔚蓝。因为,唯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尊重生命,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字数统计:约1600字

滚动至顶部